大坂直美关键节点突破纪录,阿森纳带队取胜!
厉害!厉害!
惠州这项经验面向全国推介!
9月25~26日,
中央编办在上海召开
地方审改工作交流
暨 “证照分离”改革试点推进会上
市委副书记、市长、市编委主任麦教猛
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
在会上作交流发言
介绍了我亚博市推广
首席服务官制度
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。
很多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首席服务官
小布先给你们科普一下
↓↓↓
首席服务官
包括设立“首席服务官”、建立区“首席服务官”联席会议制度等。
根据工作要求,“首席服务官”要通过实地走访、问卷调研、电话沟通等形式,全面了解并积极协调解决服务对象在生产经营、增资扩产、建设投产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
2016年,惠州在仲恺高新区
率先试行首席服务官制度
取得了初步成效!
今年6月5日,
我亚博体育投注市全面实施“首席服务官”制度
各“首席服务官”将带头
进企业、入一线、到基层,为企业
提供“面对面”服务。
目前,全市首席服务官共收集整理
项目建设存在问题816个,
其中692个问题已得到解决或提出解决方案
通过“望闻问切”成为企业“老中医”
“首席服务官”要争取成为企业的“老中医”,为企业把脉。概括起来,也就是“望闻问切”4个方面。
望
“望”就是“首席服务官”通过实地走访,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对象场地建设、企业文化、员工团队、配套设施、周边环境等方面信息,并对企业的产品、产值等信息进行了解,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;
闻
“闻”就是用心听企业介绍投资规划、关联客户、发展需求等,特别是要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,作为高新区,企业的创新、研发、人才对经济的贡献尤为重要,通过深入了解,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;
问
“问”就是问需、问计、问暖,问企业有什么需要政府协助的问题,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建议,有什么需要政府关心支持的事项;
切
“切”就是“首席服务官”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对政策方针的理解能力、对工作业务的协调能力、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,满足企业的各项个性化需求。
1
组建1000名首席服务官
组建服务企业团队,是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的重要保障。
为了避免“单兵作战”现象,我市探索以首席服务官为核心,统筹组建了首席服务官团队,每名首席服务官配套组建一支服务团队。
目前,我市已安排1000名首席服务官,对1000宗重点项目实施 “一对一”精准服务,组建了“1000名首席服务官+1000支服务队伍”的强大阵容。组建服务团队,既明确了首席服务官的责任,又可有效避免“孤立无援”的情况,让首席服务官可以放心解决问题。
首席服务官赵健(右三)到惠州市奥罗拉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是否遇到困难。《东江时报》 张艺明 摄
发现问题后,首席服务官该从哪里着手,如何确保问题尽快解决?我市的做法是建立责任清单,实施销号制度。
为明确首席服务官“一对一”精准服务的工作职责,我市制定了首席服务官和责任单位、联络员“一对一”服务的责任清单,做到责任和目标一目了然。
发现一个问题就建立一个号,问题解决一个,就销号一个。目前,全市首席服务官共收集整理项目建设存在问题816个,其中692个问题已得到解决或提出解决的方案。
2
首席服务官挂牌持证上岗服务企业
在实施首席服务官制度方面,仲恺高新区有更多鲜活的例子和经验可供参考。
据介绍,仲恺高新区将首席服务官服务对象的覆盖范围延伸至小微企业,选派了300名副科实职及以上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官,颁发“实名工作证”,挂牌持证上岗,实名服务企业,形成“300首席服务官+300规上工业企业+N”的营商服务体系,已服务超过550家企业。
为了确保服务精准化,很多首席服务官会绘制项目跟踪图。一幅项目跟踪图,是一张“攻坚图”,更是一张“作战图”,使工作任务更加明确、时间节点更加清晰。
比如,为推进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配套项目,项目首席服务官实施“列表作战”,一个月去了5次项目现场,召开4次协调会,有效地推进了项目建设。欣旺达项目的首席服务官根据项目进度,每月至少一次带队到欣旺达公司考察项目建设情况,协调推动问题现场解决。
仲恺“首席服务官”与企业员工交流并慰问困难企业员工。 惠州日报 李松权 摄
从实践来看,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不仅促进了项目落实,而且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,优化了营商环境。
截至8月底,我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市管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82. Yabo Bet 7%,高于全省平均进度7个百分点。首席服务官主动到企业一线宣传惠企利企政策,不仅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,而且打破了惠企改革措施落地的“玻璃门”“弹簧门”“隐形门”。
目前,九惠医药产业园、金山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配套等全市212个处于规划报建阶段的项目,在首席服务官团队的推动下,相关审批流程进展顺利。
3
开办企业实现“十八证合一”
在推行首席服务官的基础上,我市还积极推进“证照分离”改革。
今年,我市出台《惠州市开办企业便利化改革实施方案》,从办理环节、办理时限、申请材料等方面对开办企业便利度进行改革,在“五证合一”基础上,进一步整合公安刻章、银行开户等证照和备案表,实现“十八证合一”和开办企业“一窗受理、一次跑动”。
改革措施实施以来,有效营造了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,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。今年1~8月,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万户,同比增长32.6%。其中新登记企业2.1万户,同比增长38.9%,日均新登记企业87.5户。
同时,我市落实建设“全国一张网”的工作部署,积极应用各级信用信息平台。截至目前,共向“信用惠州”平台共推送涉企信息约732.84万多条,顺利归集约46.5万户涉企信息并公示,完成了对19.9万多户(次)市场主体的信用约束。
文章来源:惠州日报
作者:记者戴建
评论留言